星空体育·(StarSky Sports)官方网站-星空引领体育潮流

2025年机械类专业现状分析整体录取分数明显上涨毕业生就业率逆势上涨-星空体育平台官网入口

您好,欢迎来到星空工业机械公司官网!

0854-8833785 78558520@qq.com

新闻中心   |   NEWS
2025年机械类专业现状分析整体录取分数明显上涨毕业生就业率逆势上涨

来源:小编  |  发布时间: 2025-09-26  |   次浏览

  机械类专业被誉为“工科之母”,在上世纪大力推行机械化时红极一时,后期陷入长达几十年的沉默期。风水轮流转,随着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成为新的风口,机械类专业的春天似乎回来了?

  机械类专业点新增数量自2020年持续下滑,在2023年触底后回升,2024年新增104个专业点。五年新增专业点总数前三名分别是智能制造工程(241个)、新能源汽车工程(92个)、智能车辆工程(60个),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催生大量相关专业。

  机械类专业招生计划人数逐年增加,计划占比保持在5%以上,同专业类年增数量一样,在2023年触底反弹。乘着机器人、新能源产业的东风,机械类专业正在进行跨专业转型,曾经的“工科之母”在饱受多年冷落后热度回升。

  作为专业类中的“老大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整个专业类的占比增速变缓,智能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则保持较快增速,分别由2021年的5.4%、0.7%升至2025年的12.7%、4.0%。从2024-2025年招生计划增幅来看,农林智能装备工程、智能交互设计、智能车辆工程、机械工艺技术排名前四,均上涨45%以上,汽车服务工程、微机电系统工程、机电技术教育等专业今年大幅缩减。专业迭代紧跟行业变迁,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兴专业将逐步替代传统专业。

  与专业点新增数量一样,机械类专业招生院校数量也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过程,且拐点先于专业点出现,于2022年降至687所后逐年增加,2025年共有706所院校招收该专业类。但其增速不及全国本科招生院校总数增长速度,院校占比尚未回到2021年水平。

  985院校机械类招生人数波动式下降,今年达到五年来最低,较2024年缩减8.3%,其他各层次院校则有3%-12%的涨幅,以更大的体量支撑机械类招生总规模的抬升。

  近年,985院校缩减机械类专业招生规模已是常态,2021-2023年遭遇“三连降”,2024年急速星空体育登录入口 星空体育在线官网回升,今年又开始下滑,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较去年降幅达28%、23%。虽说机械类专业有所回温,但并非大热专业,尚处于新老专业更替时期,传统专业仍是招生主力,这就导致部分院校在招生策略调整时将更多比例投放至市场需求度更高的专业,以“机械五虎”之一华中科技大学为例,2025年机械类招生计划较上一年降幅高居各专业类第一,电子信息类专业则扩招最多。

  近五年机械类专业招收文科\历史考生的计划数逐年递减,至2025年完全归零,理科、综合科目的招生人数趋于稳定,可知今年招生计划减少的部分多来自文科\历史科目。

  机械类专业录取分数明显上涨,上涨专业占比约64%,下降专业占比仅25%。且下降幅度远不及上涨幅度,22%的专业上涨超过5分,而下降超过5分的专业仅有5%,且集中在较低层次院校。

  985、211等高层次院校近五年录取位次走势并未出现明显集体倾向,各校波动异常值较少,整体稳定。以河北省为例,选择招生计划波动较小的六所高校进行展示,可以看出各校录取位次均未出现大的波动,当然,各校情况有所不同,中国海洋大学小幅上涨,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苏州大学极其平稳,中国矿业大学和长安大学在缩招的情况下位次仍然出现下滑。

  在全国本科平均就业率逐年下降的大趋势下,机械类专业就业率逐年上涨,自2020年开始就业优势明显回升,从2.2%扩大至7.2%。对于机械类专业来说,多年的沉寂已被打破,行业规模基数庞大、产业升级需求强劲、政策支持强化优势,多方利好催化机械类专业焕发新的生机。

  本科毕业半年月收入始终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且薪资优势逐年扩大,毕业五年后与平均薪资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但上涨空间较为有限。随着产业技术迭代加速和职业结构调整,传统制造业中“车间师傅越老越吃香”的梦想早已破灭,无论是薪酬增长还是职位晋升,适应行业变化、及时更新自身能力模型才是第一推动力。

  机械类专业毕业五年就业满意度差强人意,2020-2021年较平均值低5%左右,2022年开始追赶,但始终处于在平均线及以下。

  机械类专业虽起薪较高,但长期发展需面临就业环境地域差异大、职业发展天花板明显、行业转型压力加剧的问题。产业集聚区发展空间大,但地域覆盖面窄,对于计划在中西部等地区长期发展的毕业生来说并不友好;机械行业技术迭代快,基层员工晋升通道狭窄,职业价值感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智能制造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技术门槛大幅提升,迫使从业者持续学习方能应对,且智能制造本身就是隐藏在从业者背后的一种替代性危机。


上一篇: 全国“撒网”人口“输出”大省拼了
上一篇: 启源芯动力:三年估值百亿一家重卡充换电领域跑出的独角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