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以下简称雅下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作为超大规模水利建设工程,雅下水电工程项目总投资约1.2万亿元,是目前全球规划中最大的水电站项目。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雅下水电工程装机容量达6000万⁓8100万kW,年发电量3000亿kW·h,相当于3座三峡水电站。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预计建设5座梯级电站,计划2030年部分投产,2035年全面建成,届时将与藏东南风光发电形成互补。
雅下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刷新了全球清洁能源纪录,也将在10年建设周期内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千亿级市场发展前景。
据银河证券7月22日发布的研报表示,根据三峡及其他水电工程项目经验,按10%~15%计算工程机械设备总投资,预计雅江水电站设备需求量为1200亿~1800亿元,考虑到墨脱地区配套基础设施较落后,高海拔施工,强震带建设,且环保要求下优选新能源和无人装备,设备需求量将更高。
届时,大型挖掘机、装载机、矿卡、路面机械、掘进机械、破碎筛分设备、桩工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等工程机械有望成为主要需求品类,对行业发展形成积极拉动。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165亿元,同比增长0.79%。当前,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政策效应叠加发力,支撑行业稳定运行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会继续集聚增多,特别是雅下水电工程的开工,未来,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态势必然稳步向好,上行周期趋势显著。
雅下水电工程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海拔地区,地质环境复杂,昼夜温差大,施工廊道穿越强震带与大埋深地层。上述边界条件叠加后,对工程机械的功率衰减控制、低温启动、抗震结构、自动化作业、远程运维及排放指标等均形成了系统性约束。而实际施工要求中,单就环保方面,雅下水电工程项目招标文件中就将“零尾气、低噪声”列为刚性指标。
面对“绿色能源工程+极端环境施工”的极限考卷,工程机械企业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己任,早在开工令下达前便已悄然落子,针对高海拔、强湿冷、强震带、极复杂地质等极端工况,组建攻关团队,建立专业研究机构,深入开展施工环境产品需求分析与前沿技术攻关,并同步布局高原试验场和维保中心,将研发、测试、服务前移至雪域一线。
据悉,在雅下水电先期先试工程中,已有针对该项目研发的新能源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混凝土运输车、宽体车、推土机、压路机、凿岩台车、潜孔钻机、双轮铣槽机、掘进机械等20余种电动成套化产品及智能化装备投入使用。我国工程机械企业最前沿的创新成果纷纷亮相雅下水电工程,“国之重器”有望在这一世界级极限工况中完成集体淬火。
其实,近年来,针对工程机械市场需求的新变化,行业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加快。以电动装载机为例,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电动装载机累计销售13953台,同比增长173%,占整个装载机销量的21.5%,同比提升12.6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电动叉车占比继续提升,电动非公路自卸车、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批量生产和投入使用。一些行业企业氢能、甲醇、混合动力等新能源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不断取得新进展。此外,一批大型化、智能化工程机械产品不断投放市场,实现了较好增长,体现出产品结构调整和大型化、高端化、绿色化成效显著。
厚重的发展底蕴和坚实的技术积淀,加之雅下水电工程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高门槛”要求的催化,将进一步加速工程机械行业产品和技术发展的正向循环,通过极限工况的场景考验,使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进一步转变为可量化的技术指标与市场规模,进而推动工程机械行业高质量发展。
雅下水电工程的推进,不仅有望为工程机械行业打开千亿级以上的市场空间,还可能带动从材料、零部件到整机及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业链进行新一轮优化升级。
该项目对工程机械设备提出的超高要求与挑战,将带动工程机械行业上游高原专用发动机、高端液压件、特种钢材、抗震结构件、智能化系统等配套产品的质量升级和加速国产替代;推动中游整机制造企业形成“高原版、电动版、无人版”产品矩阵;牵引下游工程机械的租赁、维保、金融、培训等配套行业市场同步扩容,催生出更为完善的“制造+服务”双轮驱动模式。
雅下水电工程建设周期预计为10年,10年高原验证,既是对中国工程机星空体育 星空体育平台械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跃迁的集体大考,更是行业将高原经验转化为全球竞争力的锻造平台。
未来,当雅鲁藏布江的清洁电能沿着±1100kV高压直流线路直达粤港澳大湾区,雪域高原上留下的不仅是世界级水电能源走廊,还有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全球版图上的新高度。
下一篇: 没有了